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9

    此亦二種:一、顯事理無礙法;二、顯事事無礙法。並如義分齊說。 九、開因性者。謂上因果理事,皆由眾生性有;若性非金玉,雖琢不成寶器。良以眾生包性德而為體,依智海以為源;但相變體殊,情生智隔。今令知心合體,達本情亡;故談斯經,以為顯示。 亦有二種:一、以言顯示,令其知有;二、使其修行,悟入顯現。如下「破塵出經卷」等。亦如《法華經》云:「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」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,眾生等有,故言唯一。 十、利今後者。既等有其分,故廣利無邊。此亦二種:一、利今,即佛在當機;二、利後,即今之聞見。〈發心品〉云:「我等諸佛,護持此法;令未來世一切菩薩,未曾聞者,皆悉得聞。」 此益復二:一、令得見聞為堅種故。〈出現品〉云:「如人食少金剛,終竟不銷」等。二、令起行成證入故。〈出現〉又云:「設有菩薩,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,行六波羅蜜,修習種種菩提分法。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,或時聞已,不信、不解、不順、不入;不得名為真實菩薩,以不能生如來家故。若聞此法,信、解、隨順、悟入;當知此人,生如來家,乃至深入如來無礙境界。」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8

    二、遍成諸行,此即行布。謂自大菩提心體相功德,乃至等覺中行。此二無礙,例如位說。 八、示真法者。欲成行位,須解法理;不體理事,行亦非真。故〈兜率〉偈云:「不了法真實,故諸佛興世。」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7

    然此二無礙,以行布是教相施設,圓融是理性德用。相是即性之相,故行布不礙圓融;性是即相之性,故圓融不礙行布。圓融不礙行布,故一為無量;行布不礙圓融,故無量為一。無量為一,故融通隱隱;一為無量,故涉入重重。故世親以六相圓融,上下之文非一。 七、說勝行者。欲登妙位,非行不階。故君子不患無位,患己不立。行亦二種:一、頓成諸行,一行一切行,故〈十住品〉云:「一即是多,多即一等」,〈普賢行品〉說:「一斷一切斷等故」。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6

    六、彰地位者。為顯菩薩修行佛因,一道至果,有階差故。夫聖人之大寶曰位;若無此位,行無成故。此亦二種:一、行布門,立位差別故。二、圓融門,一位即攝一切位故;一一位滿,即至佛故。初地云:「一地之中,具攝一切諸地功德」,「信該果海」,「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」等。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5

    五、顯果德者。謂此本法中,顯佛勝德,令諸菩薩信向證故。不識寶玉,不得其用;不知此德,安能仰求?然果德有二:一、依果,謂華藏世界海等;二、正果,如來十身等。此二無礙,以為佛德。 然依正無礙,通有六句:一、依內現依,如塵中剎海;二、正內現正,如毛孔現佛;三、正內現依;四、依內現正;五、依內現依正;六、正內現正依。其文非一。又有四句:一、或唯依,佛即剎故;二、或唯正,剎即佛故;三、俱;四、泯。思之可知。隨舉一門,即攝一切,並如下說。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4

    三、順機感者。謂昔因法爾,雖能常遍,約可流傳,皆由機感;離機說法,無所用故。其猶上有白日,下資澄潭;潭清影現,機感應生。 故〈兜率〉偈云:「見佛亦復然,必假眾善業」,十方諸佛告功德林言:「及諸菩薩眾善根力故」,解脫月云:「此眾無諸垢,志解悉明潔」等,皆是機感。 廣顯機感,如第四「教所被機」中說。然此機感,通於現未,諸會當機,即是現在;今之聞者,是未來機。 四、為教本者。謂非海無以潛流,非本無以垂末。將欲逐機,漸施末教;先示本法,頓演此經。 然亦有二:一為開漸之本。〈出現品〉云:「如日初出,先照高山故。」二為攝末之本。如日沒時,還照高山故。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故。」《法華》亦云:「始見我身,聞我所說,即皆信受,入如來慧。」此漸本也。次云: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。」即開漸也。又云:「我今亦令得聞是經,入於佛慧。」即攝末歸本也。斯則《法華》亦指此經,以為本矣!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3

    二、酬宿因者,何以法爾如是轉耶?宿因深故。夫根深則果茂,源遠則流長;宿因既深,教起亦大。 深大云何?我佛世尊,創躡玄蹤,棲神妙寂,悲智雙運,行願齊周。是以妄想弗翦而廓徹性空,靈鑑匪磨而頓朗萬法,乃以無障礙解脫,闡斯妙門。 宿因雖多,略有二種。 一者、大願力故。〈現相品〉云:「毗盧遮那佛,願力周法界;一切國土中,恆轉無上輪。」〈兜率〉偈云:「如來不出世,亦無有涅槃;以本大願力,示現自在法。」諸會佛加,皆言願力,及餘諸文,誠證非一。 二者、昔行力故。謂無量劫依願起行,行成得果,方能頓演故。主山神偈曰:「往修勝行無有邊,今獲神通亦無量;法門廣闢如塵數,悉使眾生深悟喜。」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2

    因十義者:一、法應爾故;二、酬宿因故;三、順機感故;四、為教本故;五、顯果德故;六、彰地位故;七、說勝行故;八、示真法故;九、開因性故;十、利今後故。 言法爾者,夫王道坦坦,千古同規;一乘玄門,諸佛齊證。故一切佛,法爾皆於無盡世界,常轉如是無盡法輪,令諸眾生返[3]本還源,窮未來際,無有休息。 故〈不思議品〉中,明「一切諸佛,能於一身化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頭,一一頭化爾所舌,一一舌出爾所音聲」,乃至「文字句義,一一充滿一切法界,無有窮盡」。 斯則處以毛端,橫該法界;時以剎那,豎窮劫海。處則頓起,時則常起,不待別因。 但隨見聞,說有初成九會之別。諸慈悲者,於無盡中,略此流傳。令尋於此,見無邊法;如觀牖隙,見無際空。而此時處即同無盡,以一處即一切處,一時即一切時故。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一門 教起因緣001

    將釋經義,總啟十門:一、教起因緣;二、藏教所攝;三、義理分齊;四、教所被機;五、教體淺深;六、宗趣通局;七、部類品會;八、傳譯感通;九、總釋經題;十、別解文義。 初因緣者,夫聖人設教,必有由致。若須彌巨海,大因方為搖動;今搖如來融金之德山,動深廣之智海,非小緣矣。故下經云:「非以一緣,非以一事,如來出現而得成就。」出現本為大《華嚴》故。先因後緣,各開十義,以顯無盡。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淺釋》全部文字檔: 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華嚴經疏序淺釋10 – 宣化上人講述

    講於1971年,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金山聖寺「暑期講修班」 序文: 斯經有三十九品,此品建初,故云「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」。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 官網 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