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10

    【疏文】其能對者,皆無漏淨慧,及相應心所等。由對果對境,分二對名;故慧但是對,而非是法,非所對故。言「對法」者,法之對故。故對法藏,特名「慧論」;舊譯為「無比法」,以詮慧勝故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9

    【疏文】「毗尼」或翻為「滅」。「滅」有三義:一、滅業非;二、滅煩惱;三、得滅果。 或名「尸羅」,具云「翅怛羅」,此云「清涼」;離熱惱因,得清涼果故。 亦名「波羅提木叉」,此云「別解脫」;此就因得名。然有二義:一、揀異定道,名之為「別」;二、三業七支,各各防非,故名為「別」。 亦翻為「隨順解脫」;此據果立,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果故。 亦名「性善」,如《十誦律》。亦名「守信」,如昔所受,實能持故。 後顯相者,前名之中,已含止作,即毗尼相。若別說者,世親《攝論》云:「毗奈耶有四義;謂犯罪故,等起故,還淨故,出離故。」廣如彼論。 第三,阿毗達磨藏。「阿毗」名對,「達磨」云法。法有二種:一、勝義法,謂即涅槃,是善是常,故名為勝。二、法相法,通四聖諦;相者,性也,狀也,二俱名「相」。法既有二,對亦二義:一者對向,謂向前涅槃;二者對觀,觀前四諦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8

    【疏文】第二,毗奈耶藏。初名,後相。 前中亦名「毗尼」,梵言之略耳。此翻為「調伏」。謂調練三業,制伏過非。調練通於止作,制伏唯明止惡。就所詮之行彰名,即調伏之藏。或能詮藏,有調伏之能,即有財釋。契經藏中,類有此釋。 ◎本專輯共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7

    【疏文】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隨順密意說」等。《瑜伽》二十五,《顯揚》二十,大同此說。餘義,至十二分中當明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6

    【疏文】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隨順密意說」等。 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5

    【疏文】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隨順密意說」等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4

    【疏文】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隨順密意說」等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Add a subcategory podcast

    Some podcast may have too many episodes and better to group into sub-category podcasts. Sub-category podcasts will still show up as part of the parent podcast, but can also stand-alone. Following video shows how to create sub-category podcast. This video shows how to – create subcategory in the post – create podcast using subcategory – change existing postcast’s category to the new category After create subcategory, you still need to – update audio files’s image to use subcategory’s image as cover art – create Apple iTunes directory entry for the new subcategory podcast – create Blubrry podast statistic for the new subcategory podcast – update DharmaRadio webpage to include the…

  • EP01: 釋迦牟尼文佛

    宣化上人講於1984年3月2日 佛示生於中天竺國。為淨飯聖王之子。尋捨轉輪聖王位出家。成無上道。轉大法輪。其後七十九歲。垂般涅槃。乃以正法眼藏。付其高第弟子摩訶迦葉。并敕阿難。副二傳化。復以金縷僧伽梨衣。令大迦葉轉付當來補處彌勒佛。其說偈曰。法本法無法。無法法亦法。今付無法時。法法何曾法。 贊曰萬德莊嚴 一塵不立 四十九年 太煞狼藉末後拈花 笑倒迦葉 正法眼藏 千聖不識 或說偈曰  (1984年3月2日·宣化上人作)兜率降生帝王家 四門遊畢棄繁華說法演教化群品 慈悲喜捨度眾俠萬德莊嚴福慧聚 一塵不立淨自他佛僧傳承滿天下 攝受有情數稻麻 EP01: 釋迦牟尼文佛,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f_others/pat01/ch01.htm 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

  • 第二門 藏教所攝 003

    【疏文】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、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隨順密意說」等。 ◎本專輯分五集,涵蓋十門分別如下:第一集:第一門教起因緣第二集:第二門藏教所攝第三集:第三門義理分齊、第四門教所被機第四集:第五門教體淺深、第六門宗趣通別、第七門部類品會第五集:第八門傳譯感通、第九門總釋經題、第十門別解文義 《華嚴經疏淺釋》所有音頻文字:http://www.drbachinese.org/online_reading/sutra_explanation/Ava_prologue/contents.htm 聆聽更多 #宣化上人 #法語 與 #佛法開示法界佛教總會中文網http://mp3.drbachinese.org/online_audio/index.asp.html